高雄中都戲院將拆 文史工作者籲至少保留建築立面
高雄文史工作者認為,中都戲院結合1960年代流行的馬賽克磁磚,加上立面垂直的水泥柵板,都是也是現代主義建築的特色,希望至少能夠保存建築立面。(記者許麗娟攝) 2021/11/03 14:21 〔記者許麗娟/高雄報導〕1966年興建完工的中都戲院、市場,因戲院已於1989年停業,屋頂坍塌,高雄市政府將於週五(5日)進行拆除,打狗文史再興會社理事陳坤毅表示,希望至少建築立面能夠保存,甚至無論建築空間是否能夠留存,未來能用某種形式做留存的樣態,希望有時間來做記錄,而不是5日就粗暴拆除。陳坤毅在臉書「偏門研究員 KUN」發文指出,談起高雄早期的建築營造業,不能不提及蕭佛助,由於他的努力與恆心,加上對建築的天賦,從日本時代成立的富田組,到戰後改名的富華營造廠皆頗富盛名,其影響力一直持續到1960年代,都還是高雄營造界中建設數量最壯觀者,更曾有「建築專家」之美稱,是高雄澎湖移民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。請繼續往下閱讀... 不似一般業者僅有營建房屋的商業行為,蕭佛助以諾亞娛樂設施與消費中心做為社區發展的重要觸媒,促進許多新興地帶的成長,陸續興建許多大型戲院,包含大舞臺、華僑、亞洲、西北、東南、興德、中都等戲院,結合大量的店舖住宅的建設,快速帶動地方的經濟發展,唯一僅存的中都戲院是重要的代表案例。陳坤毅提及,中都戲院所在地原為垃圾堆積場,1964年間垃圾場填土掩埋後一旁開闢中都街,當時蕭佛助為了在建立的新社區吸引人潮,規劃結合戲院與市場的複合式建築,於1966年興建完成,雖以放映二輪片為主,但票價便宜打出名號,且白天有市場,晚上有夜市,除了看電影,還可以逛街購物,逐漸帶動起地方熱絡。從此,「中都」盛名取代了原本的「牛車寮」,成為我們現在所熟知該地區的代表地名。陳坤毅受訪時表示,今天下午中都戲院將進行文化資產審議,現勘有無保留價值,有的話會再進一步做審查,沒有就將拆除。但無論有無文化資產的身分,他認為一部分構造可以留下,像建築立面比較沒有問題,而較嚴重結構部分可先拆除,可保存的原有部分再做結構補牆。陳坤毅說,中都戲院的立面雖是現代主義表現的建築物,同時期戲院有很多表現的風格,但中都戲院是樣態較好的一座,結合1960年代流行的馬賽克磁磚,過了很多年還是有歷久彌新的感覺,加上立面垂直的水泥柵板,也是現代主義建築的特色。陳坤毅強調,若建物無法保存,至少也要有時間做完整的空間記錄,包含2、3樓觀影空間、1樓市場、辦公室等,除了影像可加入3D雷射掃描,未來可用電腦瀏覽內部細節,在市場攤位完全安置後,應趕緊做記錄的部分,他認為掃描較細緻,未來可再加VR載具,即使實體保留不下來,數位形式的保留,市府可再更慎重考慮。 中都戲院停業32年,2、3樓的外牆已有多處剝落。(記者許麗娟攝) 中都戲院雖停業32年,但入口還在,只是設了圍籬禁止進入。(記者許麗娟攝) 高雄市長陳其邁1日前往中都戲院視察,認為建築物柱子爆裂,鋼筋鏽蝕嚴重,相當危險應進行拆除。(高雄市政府提供)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